>>> 2006年第4期

《杨三姐告状》主人公的传奇人生

作者:肖 波




  老族长说,到了这夹脚乱套、众说纷纭的关头,清白不清白光凭嘴说咋能服众?不中啊。饿死的事小,失节的事大,这是连孔圣人都说过的。
  三娥问,那要咋办?
  老族长说,只有按老规矩办了,如果失身于人,要在祠堂前戴枷示众三天,族法惩治。
  这时,杨母也走出人群,对老族长说:“九叔,你老就饶了三丫头这一回吧,以后我们就是冤死也不告状了。九叔,我给你老跪下了。”
  杨母说着,真的跪下了。
  老族长心情沉重,缓缓地说:“玉清家,起来起来,别这样,饶她不饶她,不是我说了算。我难道愿意这样么?我身为族长,也是被逼无奈呀!无论做啥事情,须得一碗水端平,我不能有一家一户之私。况且外村人都眼巴巴地看着咱们呢。如果稀里糊涂,听之任之,几百年的规矩就坏在我手里了,鸿斋咋向列祖列宗交代呀?”
  “大屁股”也说话了:“九叔,三娥子也许真的没有失身,我看让她起个誓中不?”
  三娥说:“我敢起誓。上有天,下有地,我三娥子若是办了丑事,对不起生我养我的父母,对不起咱庄的乡亲,必遭天打五雷轰!”
  有人说起誓不是办法,这办法是不是灵验还得两说着。
  七奶奶说,要想灵验就只好用老办法了。
  所谓老办法,只有年岁大的乡亲们知道。那办法在光绪十六年用过,缘由是有人看见杨绍高家栓头和杨守山家二丫儿晚间在麦秸垛旁边一块坐着说话着。族中知道了,云板连续敲三下,男女老少大小人等来到了祠堂里,检验二丫儿是否失身。办法是:用木桶一只,桶内装一层白石灰和一只公狗,让二丫儿坐在木桶上,公狗的舌头舔其下身,而后由具有专门知识的老娘婆察看,据说就可以看出结果来。经检验,二丫儿破身了,她大喊冤枉,并没有人理她,她随后只好跳了井。
  可是,这办法谁能说得准呢?杨母是知道二丫儿跳井的,她惶恐地说:“九叔,我们认了,不用检验了。”
  三娥脑袋一扬说:“我不认!”
  老族长说:“你不认就得接受检验。”
  三娥说:“我不认也不接受检验。要检验先检验你家闺女我小姑!”
  老族长大叫:“啊?反咧反咧,拿枷锁来,拿枷锁来,示众示众。”
  
  阎王殿里
  
  三娥被示众了。
  这也是一场吸引人的热闹,乡亲们却不好意思明目张胆无所顾忌地来观看,只好远远地看个大概,或是借串门到家庙附近的人家,扒着门缝偷偷地看个究竟。不懂事的孩子们觉得新鲜,好玩,就到跟前打打闹闹,跑来跑去。
  杨母陪了三娥整整两宿了,她搬来了一个小板凳,坐在那里拿着蒲扇白天为三娥遮阳,夜里驱赶蚊子。老人心如刀绞,面上却装得很坦然。她心疼闺女,不能再往闺女的伤口上撒咸盐哪!她劝三娥往宽里想,人活一辈子啥事都兴许赶上,没啥大不了的。
  三娥一句话也不说。
  突然,从西北天际拱上黑压压的一片云来,一阵风过后,伴着雷鸣电闪,铜钱大的雨点就砸了下来。但不大一会儿,雨便停了。东边出现了一道彩虹。彩虹不但吸引了孩子们,也吸引了大人,三娥便显得无足轻重了。
  过了晌,想不到“九小儿”来了。
  “九小儿”是老族长杨鸿斋的二房,大房叫陈氏,比老族长还大三岁,成亲数年,却未能生出一男半女。为此,陈氏很是惭愧,觉得真是对不起老杨家,就把自己的表妹小翠儿说合来,给老族长做了小。小翠儿是十六岁过的门,如今已经三十一了,肚子仍是无声无息,从来没凸过。据说,毛病出在老族长身上。
  当面和背后不一样,乡亲们当面叫她九婶或九奶奶,背后却叫她“九小儿”。
  “九小儿”挎了一个篮子,篮子里放了一个瓦盆,瓦盆里炖了一只鸡。
  杨母问:“九婶子,这是咋回事?”
  “九小儿”说:“我们当家的说咧,公是公,私是私,一码是一码;三娥子终究是把老高家告倒咧,还是有功劳。所以,让我给她炖了只鸡,补补身子。”
  杨母说:“我们连累九叔咧,九叔还这么惦记着这不成材的丫头。三娥子,还不快谢谢你九奶奶!”
  三娥还是不说话。
  “九小儿”又说:“明儿个就三天了,快熬出来咧。侄媳妇,盆子我放在这儿,你喂喂三娥子。”
  三娥一直目光呆滞地仰头望着天空,这时却闭上了眼睛。无论杨母怎么劝说,她顶多是摇摇头。
  天黑了。三娥稍一打盹,好像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被两个索命鬼索住了,游游荡荡出了村头,飘上天空,腾云驾雾,来到了阎罗地府。
  在地府里,三娥看见被绑在树上的一个人,那模样像杨守昌———他是小贩,平日卖韭菜黄瓜。上面有一个大秤砣,一下一下不停地砸他的脑袋,那脑袋左右晃动,流了不少血。
  三娥听母亲讲过,在阳世间做坏事的人,到了阴间,都会得到报应。像这个人,就是一个小商贩,做买卖时缺斤少两,不给足秤。
  三娥一扭头,又看见两个小鬼拿着大锯一来一往,正在锯一个女人。这女人光着身子,啥都露着,有大奶子、肚脐眼儿、还有那个不能见人的地方。这事母亲也讲过,这种人生前曾经嫁过两个男人,结果两个男人在阴间争执不休,阎王爷就判给他们两人一人一半。
  “阴司里得有多少鬼呢?”
  她问索命鬼。
  索命鬼说:“阴司里鬼多着呢,阳间有啥人,阴司就有啥鬼。什么善良鬼、恶毒鬼、大方鬼、小气鬼、义气鬼、势利鬼、忠厚鬼、阴险鬼、正派鬼、淫荡鬼、长寿鬼、短命鬼、真心鬼、假意鬼、拙笨鬼、机灵鬼,长得俊的叫俊鬼,长得丑的叫丑鬼,爱赌钱的叫赌鬼,爱喝酒的叫酒鬼,吃多了的叫撑死鬼,没饭吃的叫饿死鬼……”
  三娥问:“我该算啥鬼呢?”
  索命鬼说:“我是当差的,奉命行事,姑娘你自己拿主意就是了。”
  这话耳熟。哦,衙门里的警察说过。
  穿过三道门,到了阎王殿。
  阎王的模样长得像灶王爷,他旁边站着一牛一马,不用问,他们就是牛头马面了。
  索命鬼敬了一个礼,说:“报告阎王!杨三娥被传唤到了。”
  “你就是杨三娥?”
  “是”。
  “多大年纪?”
  “今年十八了。”
  “你做过多少恶事坏事?从实招来!”
  “我从来没有坑过人,害过人,也没偷过东西。我妈常嘱咐我,做人要做个热心人,多帮衬别人。”
  “你可别打马虎眼!我这里有本帐,人在阳间的一丝一毫,都记得清白如水。你说你没偷过东西,扯票呢。我问你,那年你九岁,挑野菜的时候,进到杨德正家的稍瓜地里,偷稍瓜了没有?”
  “嗯,偷了。那天我实在忒渴了,德正爷爷没在瓜铺,我就拣小的摘了一个,我妈后来说我了。”
  “承认了就好。你不是爱告状么,有人又将你告下了。”
  “谁告我?告我啥?”
  “你且朝这边看!”
  果然,有一个人得意洋洋地站在阎王旁边,此人不是别人,却是高占英!
  三娥说:“阎王爷,他是高小六呀!他杀害了我二姐,我把他告了,天津的检察厅让他给我二姐偿了命。”
  阎王说:“那是你们阳间的事,我不管。”
  高占英冷笑着说:“我不告你别的,我就告你卖身告状。”
  阎王说:“这状我准了。”
  三娥急了,哭出声来。大声喊道:“这是胡说八道,他信了唱影的胡说八道!阎王爷,你要为我做主呀!你要为我做主呀!我是清白的呀———”
  “三娥子,三娥子,别哭,别害怕,妈在这儿呢!”杨母说。
  “妈呀———”三娥仰天大哭一声。
  祠堂前老槐树上的老鸹正在打盹,听见声响,抖抖翅膀,飞了。
  
  小叫花子
  
  高家狗庄。一个衣衫褴缕,蓬头垢面的小叫花子敲开了高家的大门。
  

[1] [2] [3] [4] [5] [6] [7] [8]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