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3期

我的表情

作者:朱 辉




  “而且一题也没有错,”迪迪跑过去冲着电话喊道,“全对!”
  “是吗?我来检查。”孔阳把迪迪拽到他的书桌前。
  
  杨乾尘那天走得比平时要晚。吃过晚饭,大家一起在厅里看了会儿电视,柔桑说有点累,要去躺躺,杨乾尘关切地跟着她进了房间。电视前的沙发上,两个老人对视了一下。
  两个人在房间里轻声说着话。柔桑斜靠在床上,拿一本杂志,有一眼没一眼地看着;杨乾尘面前的桌上有一只小狗,手一碰头就乱点,杨乾尘不时用铅笔戳它一下。房门虚掩着,电视的画面揉成一片色彩,挤进门来,在地板上闪烁。因为柔桑的病,整个房子里的气氛显得有些沉重,但同时也多了一份宁静,至少在柔桑和杨乾尘的天地里,爱情的气氛更加沉郁,就如同没有月亮的夜空,星星的闪烁更为明晰。杨乾尘看着柔桑推荐的一篇文章,台灯的光线直射在他脸上,他的侧影投射在柔桑身上,柔和的光圈里,有两个安静的影子。柔桑怔怔地看着杨乾尘,他觉着了什么,回过头,正好接着柔桑的目光。
  她慵倦地斜躺着,双脚交叉着平伸,一个在前,另一个稍后。袜子里秀丽的脚趾轻轻地活动着,仿佛戴着手套的灵活的小手。他看着她,她的脚趾,她的脚踝,柔和的小腿,被灯光勾勒着向上延伸。杨乾尘的眼神渐渐的变了,他放下了书。
  柔桑突然把脚抬起来,做了个像是交通警“停止”的“手势”,脚心正对着移过来的杨乾尘。
  “别碰我!”
  “不。”杨乾尘的声音很轻,被电视的声音掩盖着。
  “会传染的!”
  “不会,我身体好。”
  “我们两个就你身体还好了,你不要。”
  “你也会好起来的,”杨乾尘说,“肝炎现在算不了什么,你很快就会好的。”
  房门突然轻轻地响了一声,被关上了。房间里的两个人愣了一下。杨乾尘不敢回头。柔桑看见是母亲关的门。电视的声音被隔在外面,窗外秋虫的鸣叫声传过来了,房间好像变大了。
  这个时候把门关上,杨乾尘再单纯,也会理解成一种默许,甚至是鼓励和怂恿。他有点疑惑,还没等他深想,忽然间自己脸先红了。门外的两个老人肯定一直听着他们的动静。这个念头立即传染了柔桑,她红着脸把头转向窗外。一盏路灯,被树叶笼罩着,有小虫在光线里飞舞。一触即发的欲念消散了。
  “我听说有一种乙肝疫苗,”柔桑说,“他们说基本上能够刀枪不入,你这两天就去打一针。”
  杨乾尘答应了,又说:“也许命中注定我们要同甘共苦呢?”
  “你神经!”
  “我倒不是在瞎说,你这次生病,说不定也是因为我。”
  柔桑夸张地扬起眉毛,伸手摸摸他的脑门,笑着说:“不烧啊,怎么又说胡话了?”
  她知道他说的是什么事。前一阵她同办公室有人生肝炎,说是好了,却不自觉,公司明明提供一次性纸杯,他不用,随便拿别人的杯子喝。偏偏柔桑喜欢喝茶,也不用纸杯,因此首当其冲。杨乾尘听说了,特为给柔桑买了个杯子,用胶布写上“肝炎病人专用”贴好,让柔桑带去。原以为可以把那人吓住,不想他更是喝得个不亦乐乎,还说反正是专用杯。柔桑抹不下面子,一直不敢明说。虽说柔桑吓得索性不喝茶了,天知道是不是就此晦气。就为了这个,杨乾尘已经自责了好几天。
  柔桑劝他:“那别人怎么不生病呢?他又不光喝我一个人的杯子,还是怨我自己身体不好。”她的声音有点哽咽了,“是运气不好,我们运气不好。”
  杨乾尘见她流泪,忙从纸盒里扯两张纸巾送过去。他想帮她擦眼泪,但却忌惮着身后的房门:它既然会悄悄关起来,也就可能突然打开。他一时不知道该怎样安慰她。他一贯话不多,比较稳重,他的稳重的背后不是像有些人那样,是城府,他是确实的单纯。现在有的小男孩,沉默寡言,其实是颇有心计,他们是想找机会争取一点什么,至少也是在人家说话时想悄悄学上几手,但杨乾尘是个例外。他不爱说话,是因为不善于说话,他小时候稍有点口吃,虽说矫治好了,但从此也落下个寡言少语的习惯。除了这个,他的成长道路算得上是一帆风顺。他的老家在一个小县城,父母都是教师。到了大学,老师们也很喜欢他,因为这个学生从不惹是生非,各门功课都不错——当然他也不是最拔尖的。在大学里就懂得刻苦奋斗的人,十有八九都富有心机,深藏不露。杨乾尘不属于这一类。他是个经历简单的大男孩。大学毕业后他到了公司工作,这家公司由国家控股,还有点“官商气”,这是他自己选的,符合他温和的性格。他工作得很顺心。不久,他遇到了柔桑,同时也就遭遇了自己的爱情。
  他们不在一家公司,但有一些业务联系。他们偶然结识,慢慢地靠近,试探着,迂回着,或远远一瞥,或回眸一笑,终于,并肩走到了一起。也许,一切都是所谓命中注定,杨乾尘一见到柔桑,所有关于恋人甚至妻子的想像都在瞬间有了着落,他从来也没有刻意去找谁,但柔桑的出现仿佛使他如梦方醒,他明白了自己一直是在寻找着,找的就是眼前的这个人,这个文弱的女孩。然而也许因为他此前的人生过于平淡了,他的爱情注定要经历一些波折:柔桑的父母对他并不满意。女婿是“半子”,他们没有儿子,对未来的女婿就格外看重。大女婿孔阳他们原本也不甚满意,但大女儿从小就有主见,孔阳的出现几乎是迅雷不及掩耳,想反对也为时已晚。柔桑一贯性格柔顺,如此一来,温顺的柔桑注定要承受双倍的关心了。这种关心的具体体现,就是父母亲不断地在耳边唠叨,追问她有没有喜欢的人,同时又经常对周围那些本不相干的男孩评头论足,挑剔得厉害——他们借此表明他们的标准。按理说,杨乾尘的学历、相貌、人品、工作都不差,走在街上,谁都觉得他们是一对佳偶,但柔桑父母心目中的女婿应该是一个各方面都很拔尖的人,能让他们感到风光体面,让他们看到后半辈子的希望,然而在这个男孩身上,他们还看不到苗头。柔桑的父母也都是教师,正因为如此,他们对这个职业及其相关的家庭背景有着特别深刻的理解——想都不用想,就知道是怎么样。况且,柔桑的父亲曾经是一个小有声望的“名师”,而杨乾尘的父亲在一个县城的中学教书,这不由让柔桑的父亲有点小觑,在同一个比较系统里的小觑,再跳出这个系统,他连这个职业也一起看不上了——也许连他自己也在内。
  当然,很多事情是不能明说的。他们只是用和缓而坚定的态度拒绝着杨乾尘。柔桑母亲经常在楼下遛弯,柔桑带着杨乾尘过来,有邻居问她那小伙子是谁,她就大声说:是工作上的同事,你们不要瞎猜。杨乾尘听见了,心里很别扭。隔一段时间他又来了,又有人问,她会换个说法:你别瞎猜,那是我女儿的同学!——同学比同事似乎近了一步,但永远也不会被承认是男朋友。如果他不是深深地爱着柔桑,他也许早就绝望放弃了。幸亏他不是个敏感激烈的人,他的温和同时也就是一种耐力。柔桑代父母向他道歉,有时也会为他们辩护,他们会争执,但最后总能和好如初,甚至比以前还要更好。
  时间久了,杨乾尘慢慢也习惯了。柔桑的父母似乎也无可奈何地接受了他的存在。他和柔桑尽量在外面约会,或者到她姐姐家。偶尔他也跟着柔桑回家。柔桑的父母很客气,情绪好的时候,也会一起聊聊天,他们提醒杨乾尘,年轻的时候要把精力用到发展上,要多学习;情绪不好了,她母亲可能就会说:哎柔桑,怎么不见你们单位其他人到我们家来玩啊?这句话让杨乾尘的心一落千丈,他硬着头皮再坐一会儿,黯然的走了。
  只要是在家里,他们很少能有单独在一起的机会。即使进了柔桑的小房间,他们也不敢关门,更不会有任何亲热的举动。但是这天晚上有点不一样。门是柔桑母亲亲自关上的,厅里电视的声音开得很小,好像怕打搅两个年轻人。开始他还以为门虽然关了,但两个老人还是不放心,怕他们越轨,把声音关小是为了听着这边。但两个老人一直都没有来打扰,以前做母亲的常常会进来,送一瓶水或是别的什么,甚至直截了当地说时间不早了,明天还要上班。今天柔桑的母亲也进来过一次,轻轻地敲着门,几乎听不见,她拿来了几个橘子,剥一个塞到杨乾尘手上,看着他开始吃,脸上还有一丝陪着小心的表情——杨乾尘立即反省,在心里指责自己错了:这是一种慈爱,在自己母亲身上经常见到的慈爱,现在终于来到自己的身边了!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