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2006年第6期
最后一个匈奴
作者:高建群
随着沙漠的南侵,随着陕北高原日甚一日地缩小,“沙子”这个词汇开始出现在人们的日常用语中,继而从日常用语中,又进入民歌、进入小曲以至酸曲中。“三十里明沙四十里水,五十里路上瞧妹妹”,这四处为人传唱的民歌,五十里瞧瞧妹妹的道路,跋涉那沙漠地带,就用了五分之三的路程。至于在那被沙漠困住榆林城,以沙子为内容的民歌酸曲更是不绝于耳:“榆林有三宝,沙子打墙墙不倒,干大来了狗不咬,姑娘嫁汉娘不恼。”这“沙子打墙墙不倒”,是用沙子来打墙,还是将墙打在沙子地里,两种说法,没有细考。还有一首有关沙子的酸曲,令人听了酸掉大牙,我们仅仅是取它关于沙子的描述,以示沙害的严重,至于其他的内容,权当左耳听了,又从右耳出来,一阵风吹走算了。这首酸曲只有两句,是这样的:“榆林城,四面沙,不卖×你让老娘吃甚嘛?”试想象一下,一个半老太婆,用两只手掺掩着大襟袄,站在驼峰山的半山腰,拉下脸来,对着眼前的这漫漫黄沙,毫不脸红毫无顾忌地这样大声唱着。话丑理端,对着这寸草不生一毛不拔的漫漫黄沙,你让她喝风屙屁吗?
于是,从五十年代后期开始,鄂尔多斯高原与陕北高原接壤的这块狭长地带,便开始了治理沙漠的工作。一位作家的散文特写《一支没有出唇的歌》,就是记载这一方人类与大自然搏斗的盛况的,文中提到的那个领导人,就是黑寿山,而“榆林城的三次搬迁”之说,大约就始于这篇文章的考证。这是一场人民战争式的大会战,黑寿山便是这场大会战的总指挥。治沙工作到七十年代以后,达到高潮,同时也做出了卓有成效的实绩。昔日“沙进人退”现在成为“沙退人进”。沿沙漠边缘一线,栽下了高高低低一道一道的防护林,高的是白杨,不高不低的是沙柳,趴在地上的是臭柏。昔日那些寸草不生的一座座沙丘,现在都被浓密的沙柳遮掩住了,沙柳的根部固住了流沙,使流沙不能随意流动了,沙柳的茂密的枝条减弱了风势,挡住了北来的流沙,而那些遍地生长的取之不竭疯生旺长的沙柳柳条,也为柳编工艺提供了原料。天阴下雨,冬闲时节,家家户户都在自己的窑里,干起柳编的营生。过一段时间,贸易公司来收购一次。这些柳编工艺品远销欧美,为国家换来了外汇,也改善了当地人民的贫困生活。
到了七十年代,遏制住了沙漠的南侵后,接着,人们就开始大反攻了。几百个、几千个治沙专业户,在沙漠的腹地驻扎下来。沙漠还在这个寸草不生的地方流动着,沙子里的水分也种不活沙蒿和沙柳,于是,聪明的农民想出了一个固定流沙的办法,他们背来了一捆捆的谷草、糜草和稻草,用铁镢将这些庄稼秆一根一根地戳进沙子里,将沙丘分割成一格一格的方框。沙子停止了流动,沙粒间开始有了贮存的水分,假如这时候有一场透雨,于是家家户户,背着草籽出动了,将这些草籽撒在方框里。而天上,轰轰隆隆,“安二”飞机也掠过一个又一个沙丘,那是飞播造林。
最壮观的,也是最艰苦的,同时也是最可靠的治沙大战,是从正面开始的,是在那些流沙南侵的锋头上。有沙漠的地方必然有沼泽,沼泽变干了又形成盐碱滩。沙漠里不能种庄稼,沼泽地和盐碱地同样不能种庄稼,沙漠里是因为缺水,而沼泽地和盐碱地是因为盐碱太重,庄稼无法生长。但是,如果将二者结合起来,沙子地里因为有了一定的土壤,便能储存住水分了,而盐碱地因为得到了稀释,因为盐碱随沙子渗入地下了,便成为可以耕种的土壤。这种改良办法叫“移土捂沙”。先将沙地弄平,最好引水措施跟上,然后,用担子担,用驴驮,用架子车拉,将盐碱地里的土壤,覆盖到沙地上去,覆盖的薄厚以二十厘米为度。这种“移土捂沙”的办法,虽然笨,但是靠得住,而改良后的沙地,当年可以耕种,立即产生效益,从而也给人以鼓舞。于是在这长城沿线风沙区,治沙的队伍一字儿摆开,以“蚂蚁啃骨头”的精神,以“愚公移山”的气势,向沙漠反击。千百年来,沙漠以每年几公里的速度,向陕北高原推进,从这个时候开始,人类便又以每年几公里的速度,向沙漠反击。
陕北高原治理沙漠的工作,得到了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的高度重视,在进行了实地考察以后,他们认为这是人类在与大自然搏斗中产生的一个奇迹。在地球沙漠化日益严重的情况下,在地球的植被每年以数百公顷数千公顷数万公顷被沙漠吞食的情况下,陕北高原遏制沙漠、治理沙漠的经验,为那些处在同样自然条件下的地区,提供了一个可资效仿的榜样,为忧心忡忡的人类的明日,带来了一丝光明的前景。
接着,联合国环境保护组织,将这里作为世界范围内的一个治理沙漠的试点基地,拨来专款予以资助,并派遣长驻观察员就地观察,并且组织了一些国家的有关专家来这里学习经验。
在国内,这里的治理沙漠,自然也是声名远播,特别是在后来东北、西北、华北三北防护林带的建设中,这里的经验受到普遍的重视,榆林城成为治沙的一个桥头堡,一个先行一步的示范。那些一个接一个的表彰会、经验交流会、现场观摩会、考察评比会,等等等等,名目繁多,恕这里不一一细表。上级各部门也纷纷在这里整理典型材料,有的部门认为这是抓思想政治工作抓出的结果,有的部门认为这是抓生产和生产力标准抓出的结果,有的部门认为这是重视科技人员的作用的结果,有的部门认为这是加强民兵建设、民兵队伍发挥了主力军作用的结果,有的部门认为这是重视半边天、调动了妇女积极性的结果,有的部门认为这是共青团……总之,各取所需,总结经验,形成一份份典型材料,报了上去。
这样,政绩卓著的黑寿山,便被调到肤施城,升迁为肤施城市委书记。上上下下,希望这位务实的阅历丰富的领导能像治理沙漠一样,为陕北黄土高原的综合治理,拿出办法,拿出行动,改变这早就应该改变的面貌。
深感压力的黑寿山,便这样来到了肤施城。正如我们前边所说,报了到后,他要了一辆北京吉普,然后顺着陕北高原,以肤施城为中心,转了一个大圆圈。他走的正是当年杨作新转的那个圈子,所以,有一天转到了交口河。
每到一县,黑寿山便召集县上六套班子,汇报工作。汇报会上,他一言不发,深藏不露,只掏出一个笔记本儿,在上边画着干条条。这种汇报,一是为使自己了解情况,二来也是看各县领导的水平,准备酝酿成熟后,行政上动刀子。除了听取县上文牍形式的汇报外,他更多的时间是深入到农民家中,与农民交谈,请教老农。当然,他把主要的精力,放在那些地域特征明显的地区,例如黄河沿岸地区、无定河流域地区、洛河流域地区、陕北高原腹心白于山区,他想找出这些地区的共同的规律和各自的一般规律,然后对症下药,综合治理。他明白,建国以来,这里的农民和干部,不是没有大干,不是没有流血流汗,他们确实大干了,那一座座被修成梯田宛如天梯一般的大山,那横亘在大大小小河流上的一座挨一座的拦水坝,就是证明,但是问题是,力气出了那么多,大家依然饿肚子,这到底是怎么回事。
每到一县,他便要文书,借来县志,细细地阅读。这是他多年来养成的一种习惯,县志给他增加了一种历史感和沧桑感,扩大了他的视野。黑寿山懂得:“为官一任,富民一方”的道理,他觉得共产党的官,最起码地要做到这一点:让人民吃饱肚子,让人民安居乐业。在烈士谢子长的故乡,那个已经被废弃了安定县旧城里,他从县志上查出了“廖公桥”这个建筑,县志中说,这是一个姓廖的县太爷治理安定时修下的。于是他要当地干部陪着他,去看这个“廖公桥”。这哪里是座桥,分明是在一条小河沟上修起的一孔窑洞!桥宽不过一丈,横跨在河沟上,将居住在山坡上的人家和川道里的人家连成一气。桥是用不规则的碎石片砌成的,经年经月,石头已经风吹雨淋,变成黑褐色。黑寿山在这廖公桥上,来来回回走了几趟,不由得感慨万端:你仅仅做了这么一点修桥铺路的好事,人民还记着你,地方志还给你留几行位置!
[1] [2] [3] [4] [5] [6] [7] [8] [9] [10] [11] [12] [13] [14] [15] [16] [17] [18] [19] [20] [21] [22] [23] [24] [25] [26] [27] [28] [29] [30] [31] [32] [33] [34] [35] [36] [37] [38] [39] [40] [41] [42] [43] [44] [45] [46] [47] [48] [49] [50] [51] [52] [53] [54] [55] [56] [57] [58] [59] [60] [61] [62] [63] [64] [65] [66] [67] [68] [69] [71] [72] [73] [74] [75] [76] [77] [78] [79] [80] [81] [82] [83] [84] [85] [86] [87] [88] [89] [90] [91] [92] [93] [94] [95] [96] [97] [98] [99] [100] [101] [102] [103] [104] [105]